close

還沒進研究所以前,我常常會跟朋友抱怨生活上遇到的事,但也有很多的愛,跟朋友間的相處與互動充滿情感與喜歡。雖然有摩擦,有的人也已經不再是朋友了,但在交集的那段時光裡,我覺得我整個人是發光、發熱,有情、有血的活生生存在。

進研究所之後,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變多,一直被期待、被要求如何成為一個「好的」助人者,但同時也看到許多人一邊要求著我的同時他們自己也未必是位「好的」助人者,若我跌落時,我並不會將自己交託給他們,因為無法相信這樣的人可以理解我,因為看到他們對待其他個案的態度,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諸多雙重標準與人性利益的交換,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樣態,與其他領域並無不同。

 

於是,愛或熱情,漸漸消失、沉落。

 

特別是畢業出社會之後,看到更多的助人者如何在個案背後批評個案,或是批評其他人,說一套、做一套的樣子,讓人不敢恭維。而我也在想:他會在別人的背後說誰怎麼樣,那在我背後他會跟別人說我怎麼樣?

儘管被別人認為不會做人、很固執不同流合污,但我仍不想為了獲得「好人緣」或是「人脈」而做出對不起自己,甚至是對不起個案(等於對不起自己的專業跟工作)的事。

 

看得越多,乾涸越快。

 

而時常,我還是跟別人抱怨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,有的人是以前就認識至今還有聯絡的朋友,有的人是在各種因緣際會下認識的新近朋友。

在理應較能同理別人的助人工作領域中,我甚少被同理到,除了幾位至少有20年以上實務工作經驗的助人工作者以外,而其他的助人工作者沒同理到已經屬於尚好的,有的助人工作者還會用負面的心態看待別人,並且將自己的感覺丟到別人身上要別人為他負責。

而不是助人工作領域的朋友們,反而可以聽懂我在說什麼,雖然沒有受過助人訓練但卻同理到我,給我適合的建議與鼓勵,讓我可以再繼續往前走。(治療費用或督導費用要付給他們嗎?XD)

反而是「非助人工作者」給我許多的支持,以及讓我感覺到被滋養。

 

所以,我明白了,一個人要生活得快樂,首先要跟「對的人」當朋友,跟他們相處,時常清洗、轉化其他人丟過來的負能量,如此我才能保有穩定的自我去生活、去工作、去給出我自己。

跟錯的人相處,除了一再忍耐,一再要聽他說自己多麼厲害而將別人的痛擱在很後面、很後面,但當他自己在訴說自己的痛苦時卻不容許別人不關注他,跟這樣的人相處,怎麼樣都是他對、我錯,還有相處的必要嗎?

而跟對的人相處,除了不用忍耐,還可以說出心裡真正的心聲,不用擔心被評價、被指責、被忽略、被說「那又沒什麼,我的才嚴重」,我完完全全被當作一個人看待、尊重與關注著,這樣我就自己能成長得很好,因為滋養自然傾洩且灑滿我全身,連睡覺都很有品質。

 

 

你還在跟「錯的人」相處嗎?還在關係中忍耐、一再被要求、一再被指責、一再要吹捧別人才能感到自己活著的價值嗎?

離開錯的人,才能遇到「對的人」。他可以看見真實的你,而你也不會害怕讓他看見真實的你,你也會願意看見真實的他,並且互相接納與支持,這樣的相處才是真實、有意義的關係。

選擇讓自己被對的人滋養,也選擇讓自己去滋養對的人。

 

 

 

 

@2017.11.06 22:59-2017.11.06 23:22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es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