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只有經過消化、整理後,將它變成你的一部分,用你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,那樣的言語才能達到人心,才有力量,不只在物質的層面也在靈性的層面上持續運作。

 

 

在個案工作的經驗中,我發現有很多人會學習其他人的信念、說法,並將這些運用在自己的工作上。

互相學習,原本就是一樁美事,透過相互的學習,彼此的實務工作能更上手、更能有效協助到個案。

然而,我也發現到有的人只是學到「表面」,而非真正理解這句話、這個信念、這個動作背後的意義是什麼。

舉例來說,在諮商中有個「不容易」的說法,我曾經在實習期間被督導說過「不容易」,初次體會到這句話之後,它在我腦海裡留下軌跡,在我心裡留下印象。

在日後的助人情境中,有時候我也會用這個說法,然而,我不會「一直」使用這個說法。

為什麼呢?

當個案明明就在悲傷的狀態中,丟出一句「不容易」顯得很不搭調,它既不符合外在情境,也不符合個案個人內在狀態,它唯一能符合的就是助人者自己「無招可用」所以「只好說這一句」,然而這個決定卻反而突顯了助人者的慌亂無措,場面就相形尷尬了。

個案來到我的面前,不是為了滿足我身為「助人者」的需求,而是要獲得「他」所需要的協助,因此,「讀懂」他的需要就變成是很重要的條件。

 

當我在說「不容易」的時候,背後有很多的「可能性」。個案的身心狀態不佳、經濟弱勢、有家人待照顧、家庭危機……等多重的壓力,在這種時候他還願意來求助、願意放下身段去求別人,只為了讓自己的狀況得以改善,而不是為了面子死撐不求人,這就是一種不容易。不容易在於為了讓自己好起來、為了家庭或孩子,他委屈自己的一部分去請別人幫忙,而不是為了讓自己不委屈,就犧牲了家庭或孩子被幫忙的機會;不容易在於在家庭裡發生了這麼多嚴重的事情後,他沒有放棄,而且仍然為了家庭努力,可以想見他的壓力有多大嗎?可以想像他的事情有多多?生活有多辛苦嗎?當我看見這些時,我知道他的生命是「不容易」的,於是我「選擇」說出這句話。

而不是因為我想打發他、讓他以後都不要再來煩我,所以我隨便丟一句「不容易」,然後心裡就覺得「嗯!輕鬆了,終於可以去做自己的事了」若這樣做,個案會感受不到你的心念、你所傳達出來的意思嗎?在你的語調、語意、前後文句、整個人的態度中,早已透露了你的不耐煩了。

而只是學別人的「表面」的人,他並不知道「為什麼」人家會在「這個時機點」選擇說出「這句話」。為什麼同理的句子那麼多,他別的不說,偏偏選擇說這一句?不容易這麼簡單的一句話,為什麼一開始不說,偏偏要放到某個時候才說?這都跟助人者自己的處遇有關,在整個歷程中隨時都要因著個案的狀態而選擇要說哪句話、做什麼事,並且瞭解這樣做會得到什麼結果。如果對整個歷程、自己的處遇沒有「全面性」的想法,那麼就難以同理到對方,也難以做決策。

當然,歷程的發展也跟助人者的理論背景、個人信念與價值觀、個人風格、個案因素有關,這也就是為何我認為一句話並不是表面那麼簡單的原因,這句話的背後其實涵蓋了複雜的因素,並且各因素間彼此相互關聯,無法單一運作,它們是環環相扣到整個助人歷程結束為止。(也許雙方的歷程結束了,然而個案自己的歷程仍在發展也未可知)

 

所以,對於那些喜歡學別人的助人者,我總是會抱持著懷疑的態度:他是真的把這句話變成自己的,並且在看清所有複雜的因素後決定用這句話呢?還是只是因為學到一句好像很好用的句子,就拿出來用了?

 

當然不是說不能學、不能用,而是用了之後,若得不到像別人一樣的效果,我想這對學習者而言心裡會感到挫折吧?

 

 

其實,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都有自己的個人特質、生命經驗、獨特之處,不一定要學別人才能做好實務工作。真正好的實務工作,反而是回來好好面對自己,把自己所見、所聞、所學、所知、所思慢慢統整,讓它們變成自己的一部分,而當它們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時,自己就會很自然地知道在「何時」、「什麼情境」下面對「什麼個案」時,要「說什麼」了。

而這樣的言語,才能真正進到個案的心,讓他的心與生命產生變化與不同。

 

 

 

 

@18:52-19:26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es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